制样秘籍| 透明化成像的艺术
行业资讯浏览量:1382 年前

▲ 成年小鼠的肺,交感神经用酪氨酸羟化酶(洋红色)染色,组织自发荧光呈绿色。样品来自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K. Willis。
在组织、器官甚至整个生物体的层面进行成像,研究血管神经的分布,或是蛋白的空间表达,可以帮助科学家们理解生物体的生理和病理机制。然而,脑、心、肝、脾、肺、甚至骨头等组织器官大都是不透明的,荧光无法穿透,组织深层很难进行荧光成像。
传统的做法是对组织进行切片,这会破坏组织结构,丧失空间信息。想要既不破坏组织形态结构,又能看到组织内部的信息,不仅需要能够对整个组织器官进行大视野快速成像的显微设备(如蔡司激光片层扫描显微系统Lightsheet 7(点击查看)),更需要利用组织透明化的方法,把不透明的组织变得晶莹剔透。
组织透明化方法繁多, PEGASOS, CUBIC,CLARITY……以及3DISCO,iDISCO, uDISCO, vDISCO等各种各样的“DISCO”……初涉这个领域的研究人员往往会眼花缭乱,很容易陷入选择困难。

哪个透明化方法适合我的样品?
折射率对透明化有什么影响?
大体积透明化样品的成像策略是什么?
蔡司君为您准备了专门介绍透明化样品的技术秘籍:《透明化成像的艺术》。这本秘籍将组织透明化的原理、各种制样方法和成像策略娓娓道来,不仅有动物组织透明化的方法,更有植物样品透明化的方法,帮您揭开组织透明化的神秘面纱,全面了解透明化样品成像,是组织透明化成像的“红宝书”。
相关 · 阅读

求分享
求点赞

求在看